仁慈耶穌神聖所仁慈耶穌神聖所,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Santuário do Bom Jesus do Monte)是一個羅馬天主教朝聖地,位於葡萄牙北部城市布拉加郊外Tenões,以宏偉的爬升116米的之字形巴洛克台階而著稱。它是布拉加重要的旅遊景點。 1722年大主教下令在此400公尺的山頂興建一座教堂,完工之後此地從此稱為耶穌山,教堂前設計了一座116公尺高的雙邊迴旋式巴洛克階梯,被稱為神聖之路或十字架之路,若從山下一路沿著石階登頂得走完600個石階才能抵達教堂,虔誠的信徒則得一路跪拜的進入教堂。沿著神聖之路的噴泉一路往下走,每一層的噴泉設計堪稱獨一無二的藝術之創作,除了宗教意義也饒富趣味,由下往上看更是欣賞層層疊疊的壯觀構造,令人嘆為觀止。
聖本篤火車站哈利波特背景中的「王十字車站」,其實並不只以英國為樣本,在葡萄牙波爾圖(Porto)市中心的聖本篤車站,據傳也是JK羅琳書中的車站雛形。這座被稱為「全世界最美的車站」,被葡萄牙藝術家Jorge Colaco所創作的瓷磚畫作,共計兩萬片瓷磚所覆蓋。葡萄牙到處充滿磁磚的藝術作品,不論是荷蘭傳來的藍瓷或是阿拉伯的花瓷,都在這裡發展的適得其所,醞釀出專屬葡萄牙的風味。聖本篤車站(Estação de São Bento),1900年,國王卡洛斯一世為車站奠基,車站於1916年啟用,距今已經100年有餘。其名稱源自於曾經位於此處的16世紀的本篤會修道院。車站曾經在19世紀末一度荒廢,後來又再啟用,目前是波爾圖市中心最多人潮川流的車站。遠看此車站,絲毫不覺察其為車站的蹤影,只因為外觀華麗非凡,到夜間又充滿神秘而輝煌的美感。
科英布拉大教堂科英布拉舊主教座堂是自收復失地運動以來葡萄牙唯一保存完好、未經改建的羅馬式主教座堂,這座具有濃重中世紀風格的哥特教堂建於1139年,是在穆斯林毀壞的聖瑪利亞教堂的遺址上重建的,所以又叫做聖瑪利亞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Coimbra)。自建成之日,它一直是城市的主教堂,直到1772年,龐巴爾侯爵將更高處的耶穌教堂更改為主教堂,舊主教堂則作為教區的行政總部。這裡埋葬著多位主教,還有科英布拉的第一位執政官塞斯南多·大衛德斯。
阿維羅運河區Aveiro號稱葡萄牙的小威尼斯,鎮上有兩條運河貫穿,其支流形成許多細長水道,延著河走就可以貫穿火車站及市中心;運河上不時的會有彩繪船隻划行,這種船稱為Moliceiro,店家會在船上彩繪著繽紛的圖案。
對於冰淇淋愛好者來說,這裡也是必去的旅遊城市之一,因為這裡有葡萄牙本土的冰淇淋品牌“葡萄牙冰淇淋(Gelados de Portugal)”。這個品牌是純正的葡萄牙生產,而且冰淇淋的口味也是葡萄牙的獨特風味,有葡式蛋撻味,瑪利亞餅乾味,波爾圖酒味,馬德拉香蕉味等等。這家冰淇淋店的總店正是位於葡萄牙北部的這個小城市阿維羅。
羅卡岬葡萄牙境內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岬,它處於該國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CABO DA ROCA位於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距離里斯本大約40公里。
人們在CABO DA ROCA 140公尺高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燈塔和一個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以葡萄牙語寫有著名的一句話:『大地盡頭、海洋開端』(葡萄牙語: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從里斯本沿海岸驅車一個半小時可到達羅卡角,途中會經過葡萄牙著名的海港城市卡斯凱什。
054.5100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如從葡萄牙語音譯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傑羅尼摩斯修道院(葡萄牙語:Mosteiro dos Jerónimos),位於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的華麗宏偉的修道院,可以說是在里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在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1983年與附近的貝倫塔搭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始建於1502年,坐落在里斯本海港入口處的哲羅姆派修道院,是葡萄牙建築藝術的最好例證。現今該修道院成了考古博物館,其中的教士會房屋是改造最大的地方。
054.5100
航海發現紀念碑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個著名地標。
054100
貝倫塔貝倫塔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傑羅尼摩斯修道院。
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葡萄牙里斯本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海港。當時有必要建造一些防禦工事來防衛里斯本和它的港口。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最早提出一個防禦計劃。貝倫塔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貝倫塔的建造也為了紀念里斯本的主保聖徒-聖文森特(St. Vincent)。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Francisco de Arruda)被任命為貝倫防禦工事總建築師。貝倫塔的建造始於1514年,由皇家工程大臣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主管,當時他也負責附近的傑羅尼摩斯修道院的建造。貝倫塔在1520年完工。
為了顯示出國王的聲威,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比如說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當引人注目,它在崗亭的底座上,顯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隨著時間流逝,貝倫塔失去了它建造時的主要用途-防守塔霍河邊上的港口。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它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甚至是燈塔。利用貯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它也曾被用作為監獄。
今天,就像聳立在美國紐約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里斯本港口的它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徵。在1983年,貝倫塔和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