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bound 行天下, 東南亞

你不知道的印尼萬隆!印尼深度旅行最佳選擇:東南亞的巴黎

萬隆

()

萬隆 (Bandung), 古稱勃良安(Parahyangan或Priangan),意即眾神居住的地方。由火山連接群山環繞而成的 萬隆 盆地,海拔高度約768公尺,氣候與風景宜人,不只傳說中神仙群聚,也是凡人、尤其是巽他族人(Sundanese)喜歡駐留的人間天堂,名副其實的山城。

萬隆小百科

萬隆

(萬隆傳說神仙群聚/Photo by Rifgi Ali Ridho on Unsplash)

18世紀中葉已有巴達維亞(Batavia)商人到萬隆地區種茶。荷蘭殖民政府為了鼓勵茶產業發展,1786年開闢了第一條產業道路,從巴達維亞經茂物(Bogor)、展玉(Cianjur)、萬隆到井里汶(Cirebon)。

18世紀末葉,由於咖啡市場價格高漲,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將咖啡的種植由巴達維亞擴展到萬隆鄰近地區,透過當地掌權者實施農產品徵收制,強迫種植與供應,萬隆的經濟農業開始萌芽發展。

法國拿破崙統治荷蘭期間,1809年要求荷蘭殖民印尼政府的大總督Herman Willem Daendels,動用各地印尼民工,開拓一條東西向長達1000公里的軍事防禦用道路,從爪哇島西邊的安亞(Anyer) 一直到東邊的巴拿魯幹(Panarukan),稱為大郵路(Jalan Raya Pos),以防止駐印度的英軍入侵。巴達維亞到萬隆這段,大致沿襲早期的產業道路拓寬。透過大郵路的逐段開通,咖啡的種植地區繼續往中爪哇與東爪哇推進。

萬隆

(萬隆Situ Patenggang湖/Photo by Ismail Hamzah on Unsplash)

1834年受聘為荷蘭殖民印尼政府工作的德國植物學家Franz Wilhelm Junghuhu(1809〜1864),在爪哇島各地任職軍醫期間,充分運用其自然學家的專長,深入調查研究爪哇島各山區與火山地質,並發表專論與出版品。1851年開始接受荷蘭政府委託,計劃從南美洲的秘魯引進金雞納(Cinchona,印尼語Kina)樹種與種子。

1853年他歸化為荷蘭公民,1856年遷居展玉,1857年搬到萬隆的小山城連邦(Lembang)地區定居,繼續金雞納樹培植與瘧疾良藥金雞納霜即奎寧(Quinine)的提煉研究。1864年,他要求醫生開窗讓他再看覆舟山(Tangkuban Perahu)最後一眼後,長眠於萬隆,印尼人直稱他為奎寧先生(Bapak Kina)。20世紀初葉,萬隆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奎寧產區,讓困擾世人的瘧疾受到有效的控制。

1880年,巴達維亞到萬隆間的印尼第一條主線鐵路開通,萬隆除了成為巴達維亞達官貴人們渡假避暑的勝地外,輕工業如紡織業等也開始發展。華人也順著鐵道與輕工業的起步,一波波湧入萬隆求發展,在火車站鄰近地區群聚,當地社區至今仍被稱為老中國城區,僑團多且凝聚力強。

萬隆

(萬隆有花城的美名/Photo by IMRON MUHAMMAD on Unsplash)

1920年代經過荷蘭殖民政府精心設計的都市計劃,讓萬隆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花城」(Kota Kembang),更博得「爪哇的巴黎」(Parijs van Java)等美名。由於有天然屏障的守護,荷蘭殖民政府還曾經考慮將首都從巴達維亞遷都到萬隆呢!但隨後的二次世界大戰與印尼獨立建國,讓荷蘭殖民政府的遷都美夢胎死腹中,現在西爪哇省政府行政中心的烤肉串沙嗲大樓(Gedung Sate),就是當時的首都預定辦公室。

二戰後,曾被荷蘭殖民統治過三百多年的印尼,終於在蘇卡諾等印尼開國元勳的領導下,獨立建國。1955年蘇卡諾總統選定景色優美的萬隆,也是他1920年代就讀萬隆理工學院時的母校所在都市,舉辦第一次以亞洲與非洲新興國家為主要對象的國際會議,簡稱萬隆會議,並成功塑造所謂的「萬隆精神」,讓萬隆的國際知名度大增。1987年,萬隆市區所屬範圍與面積調整,從1906年的19.22平方公里,擴大為167.2693方公里,原本的住宅區老建物遭到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穎超市、購物中心、銀行、辦公與住商大樓等,市容發生很大的改變。

萬隆

(萬隆現今市容/Photo by Ikhsan Assidiqie on Unsplash)

為慶祝萬隆亞非會議50週年紀念而舉辦的亞非領袖會議開議前夕,2005年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速公路通車,行車時間大幅縮短為2至3小時。2015年底正式啟動的雅加達到萬隆間的第一條高速鐵路計劃,也是東南亞的首條高速鐵路計劃,全長142公里,預計將原本鐵道所需的3個多小時行車時間,縮短到40分鐘,但因土地徵收與中印兩國合作默契尚未成熟等因素,合作案仍處難產中。萬隆的發展腳步隨著快速變遷的交通,市容面貌也不停的在蛻變當中。

現在的萬隆市人口超過260萬,是印尼的第3大城,整個大都會區總人口約850萬,則是印尼的第2大都會區。伊斯蘭信徒佔總人口數的91.7%、基督教徒佔5.36%、天主教徒佔1.95%、佛教與道教徒佔0.49%、印度教徒佔0.09%、孔教徒佔0.03%,其他宗教信徒佔0.02%。

★精選行程:萬隆

☛出國找旅遊咖:印尼便宜機票印尼優質住宿印尼超值行程

鐵道旅行

萬隆

(Photo by Ali Yahya on Unsplash)

1880年巴達維亞到萬隆間的鐵路開通後,萬隆因地理位置適中,正好處於西爪哇通往中爪哇北海岸線與中南部山線的交會點上,成為西爪哇到中爪哇的必經之地。因此,現在的印尼國營鐵道營運公司(PT. Kereta Api Indonesia)總部就設在萬隆。

屬於高原盆地的萬隆,海拔較高,氣候舒爽,年均溫在22度左右,年雨量平均近2000毫米,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水稻梯田、茶園、咖啡園、蔬菜與花卉等農產品,各自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成長綻放,為萬隆的自然美麗再添光彩,賞心悅目。

萬隆

(萬隆被山林圍繞/Photo by Rifgi Ali Ridho on Unsplash)

從雅加達的干比爾(Gambir)車站到萬隆,可選擇只提供豪華座艙(Executive)的Argo Gede列車,或同時掛上豪華艙與經濟艙的Parahyangan列車,火車一路緩緩爬升,山巒起伏,沿途除可忘情享受窗外美景外,也可到簡易餐車裡點餐、分享旅行故事,或直接到特別車廂裡享受按摩等服務。

曾經幾度搭乘雅加達到萬隆的火車旅行,每回都會因為搭乘時間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齋戒月的傍晚時分,在返回雅加達的火車上半睡半醒,車廂內滿座,但非常安靜,窗外天色與大地在夕陽餘暉中幻化,所有乘客在車輪與鐵軌的叩叩節奏聲裡,靜靜的等待開齋時刻來臨。

時間一到,車廂內的電視機與火車上的廣播系統同步宣告開齋,車廂內的氣氛頓時熱絡起來,家人的交談聲與各自從行囊中取出開齋食物的梭梭聲,正式結束一天的齋戒,大家可以放鬆心情分享齋戒期間對飢餓的體會,並自由自在的與親朋好友一起開齋用餐,溫馨感充滿整個車廂。

萬隆

(萬隆牛奶湖/Photo by Paola Galimberti on Unsplash)

搭火車旅行可能無法像自行開車旅行般的自由隨興,也無法如想像中的未來雅萬高速鐵路那麼快速,但保證可以讓旅者的生活步調緩慢下來。抵達萬隆火車站後,可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漫遊市區景點,例如與萬隆發展息息相關的博物館—亞非會議博物館(Museum Komperensi Asia Afrik)與地質博物館(Museum Geologi),以及烤肉串沙嗲大廈。

也可以租車到盆地邊緣的火山地區,例如萬隆北部的覆舟山頂,欣賞猶在冒煙的皇后火山坑(Kawah Ratu),以及南部海拔高度2430公尺的白色火口湖(Kawah Putih),因終年煙霧繚繞,湖水顏色隨著硫磺集散與氣候幻化,但大多數時間呈乳白色,故習稱牛奶湖;或驅車到覆舟山鄰近地區的奇阿特(Ciater)溫泉渡假村Sari Ater Hot Spring Resort 裡泡溫泉,抑或選擇到安靜的茶園裡喝杯好茶;下山時也可到半山腰的連邦(Lembang)吃盤軟炸奶豆腐(Tahu Susu Lembang),還是選擇在居高臨下的餐館或咖啡廳裡,盡情享受到萬隆渡假的感覺。

當然,身為紡織重鎮的萬隆,長期以來吸引了不少外商品牌工廠進駐生產,不但讓萬隆成為印尼最大的服飾加工區,也造就了萬隆Outlet 的蓬勃發展。除雅加達市民外,直接搭機從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前來萬隆逛街購物的民眾也不少。

★精選行程:萬隆

☛出國找旅遊咖:印尼便宜機票印尼優質住宿印尼超值行程

金雞納霜(奎寧)

萬隆

(奎寧樹/Photo by EOL Learning and Education on flickr)

原產於南美洲海拔900到2700公尺山谷裡的金雞納樹(Cinchona),樹皮磨成粉後可以治療瘧疾,早期被當地印地安原住民視為族人的最高機密。

西班牙人殖民統治南美洲後,1630年就有運用金雞納樹樹皮治病的記錄。當時的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從印地安人口中得知樹皮藥粉的神奇功能,就直接取名為「耶穌粉」,成為透過醫療方式宣教的利器。據說清朝康熙皇帝四十歲罹患瘧疾,就是服用由法國傳教士進獻的金雞納霜而痊癒。

1820年代,歐洲各國開始從金雞納的樹皮與根皮萃取以奎寧為主的生物鹼,提煉成製劑,用來消滅各種還在裂殖階段的瘧原蟲,阻止瘧疾發作。因其價格與荷蘭人從印尼香料群島取得的香料不相上下,荷蘭殖民政府於是在1852年決定直接派遣植物學家從南美洲帶回金雞納樹種與植株,並指名由1834年就受聘為荷蘭殖民印尼政府工作的德國植物學家Franz Wilhelm Junghuhu 執行此一艱難任務,但遭Junghuhu 以現有工作量過重而婉拒,轉由Justus Karl Hasskarl 博士替代執行。

Hasskarl 於1853年7月化名為Muller 進入秘魯,以1年的時間秘密旅行尋找,歷經金雞納樹嚴禁出口等困境,終於在1854年12月帶回數以千計的金雞納—迦里莎亞樹(Cinchona-calisaya)的種子與數百植株,返國後立即與茂物植物園(Bogor Botanic Garden)的園藝專家Johan Elias Teijsmann 密切合作,移植種入離萬隆西邊約60公里的展玉縣轄內,海拔高1300到1425公尺之間的奇柏達斯植物園區(Kebun Raya Cibodas)裡。該園區就以金雞納樹等高海拔植物,以及蘭花蕈菇等高價植物的栽植培育為研究重心,園區景色優美,早已成為雅加達市民的重要避暑勝地。

Hasskarl博士種植優良品種的金雞納樹1年後,以健康理由返回歐洲,金雞納樹的種植推廣與奎寧的提煉工作就交由1853年歸化為荷蘭公民的Junghuhu接手,他在1856年先遷居離植物園不遠處的展玉,積極研究奎寧的提煉,後來定居萬隆的連邦,直到1864年辭世。20世紀初葉,萬隆已逐步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金雞納霜產區,90%的奎寧由萬隆供應,使瘧疾受到有效的控制。

★精選行程:萬隆

☛出國找旅遊咖:印尼便宜機票印尼優質住宿印尼超值行程

萬隆與政治

印尼國父與萬隆

萬隆

(印尼國父/Photo by 維基百科)

印尼國父蘇卡諾,於1901年誕生於泗水,但其大學生活與政治參與均始於萬隆。1920年荷蘭殖民政府選擇萬隆開辦印尼第一所理工學院—萬隆理工學院(Institut

Teknologi Bandung, ITB),次年蘇卡諾入讀,研習機械與建築。求學期間, 他曾因家庭因素短期輟學,復學後於1925年11月協助學生建立「廣泛學習俱樂部」(Algemeene Studie Club),屬政治性組織,開始主張印尼的獨立建國。

1926年11月蘇卡諾從萬隆理工學院畢業後,次年7月於萬隆創立「印尼民族主義協會」(Perserikatan Nasional Indonesia),並擔任主席,再於1928年5月改名為「印尼國民黨」(Partai Nasional Indonesia),主張以印尼語當成會議語言,採行不與荷蘭殖民政府合作的政策,組織群眾誓言完成獨立建國的目標。1929年黨員人數已達1萬人,該年蘇卡諾與其他的國民黨領袖被捕入獄,1930年12月22日在萬隆的荷蘭殖民法庭公開受審,以違反公共秩序罪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並宣佈解散印尼國民黨。

現在萬隆的「印尼控訴館」(Gedung Indonesia Menggugat, GIM)就是當年殖民法庭所在地,它見證了印尼國父蘇卡諾年輕時的奮鬥精神,深具歷史意義。

1955年的亞非會議

萬隆

(當年亞非會議會場/Photo by 維基百科)

1949年底,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獨立,蘇卡諾名正言順就任印尼共和國首任總統,再加上亞、非兩大洲隨後湧現的數十個獨立國家,頓時為亞非新興國家應該獨立自主召開大型國際會議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1954年,由印尼蘇卡諾總統倡議召開亞非國際會議,就亞非新興國家共同關切的問題交換意見、形成共識。這個建議獲得緬甸、錫蘭(斯里蘭卡)、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的大力支持。同年12月底在印尼茂物舉行的協調會議中,決議由與會5個國家聯合發起召開亞非會議,並選定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的萬隆舉行。

首屆亞非會議邀集29個亞非國家的304名代表出席會議,另有5個代表團列席會議。曾被荷蘭殖民300多年的地主國印尼蘇卡諾總統在開幕大會上致詞時表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的洲際會議,是世界歷史的新起點。亞非國家應該要聯合起來,共同反對殖民主義,因為殖民主義是個狡猾的敵人,只要它還活著,世界上反殖民主義的鬥爭就未取得完全的勝利。」

亞非會議最後公報上確認了指導國際關係的十項原則,並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即所謂的「萬隆精神」。美麗的山城萬隆首度登上國際舞台,也在這7天的亞非會議期間,成為臨時的亞洲與非洲首都,風采盡現。

☛出國找旅遊咖:印尼便宜機票印尼優質住宿印尼超值行程

萬隆人的娛樂

安格隆竹筒樂

萬隆

(Photo by inna dee on flickr)

有些嚴謹詮釋伊斯蘭教義的學者表示,音樂是外在的誘惑,容易使穆斯林遠離阿拉的教誨,當然這種說法對強調多元發展的印尼影響力並不全面,更不用說是在伊斯蘭信仰傳入印尼這片土地之前,早已慢慢醞釀產生的音樂,如安格隆(Angklung)竹筒樂等。

安格隆是一種手搖竹筒樂器,依竹筒寬度與深度加以設計,再以手搖撞擊支撐竹架而產生不同音調,每個竹筒樂器只能產生一個音調,如想演奏一首樂曲,必須透過一系列能產生不同音調的竹筒樂器,以及由一組人集體完成樂曲演奏,強調團體接受統一指揮所能產生的一種和諧與感染力。

在過往傳統社會裡,尤其是在西爪哇的巽他族社群,這種簡單設計的竹筒樂器,通常是在儀式性慶典如祈求或慶祝豐收,以及割禮等儀式中,扮演配合性角色;邁入現代化社會後,竹筒樂的角色也逐漸調整轉化。

萬隆

(Photo by Riza Nugraha on flickr)

竹筒樂器之所以稱Angklung(安格隆),是由angka(音調)與lung(不完全)兩個字組合而成。安格隆的推廣常以簡單的5M 表達,即Mudah(容易)、Meriah(歡愉)、Menarik(有趣)、Mendidik(教育)與Massal(大眾化),深受普羅大眾歡迎。

2010年印尼以安格隆申遺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認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從此聲名大噪,印尼政府與民間也開始透過竹筒樂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創造在國外合組千人或萬人一起演出的盛大場面,為印尼的南國風情再創新形象。

安格隆得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66年由Udjo Nalagena與他的夫人Uum Sumiyati在萬隆首創的Udjo House(巽他語Saung Angklung Udjo),扮演很重要的推廣角色。透過竹筒樂與巽他族傳統舞蹈、偶戲與儀式等各種表演藝術的結合,以及當地民眾的熱情參與,每每在國內外的大型活動中熱鬧現身演出,引發非常正面的迴響,因此知名度大增,也是有興趣瞭解巽他竹筒樂器與竹工藝者必遊之地。

元宵節遊行

萬隆

(Photo by baka_neko_baka on flickr)

華人移入萬隆不但早且聚集,1923年散居印尼各地的孔教會,就已選擇萬隆成立了孔教總會,他們把孔子的著作當成宗教,把四書五經當成孔教的聖經。自196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開始實施反共排華政策,全面強制同化華人,禁華語、華社、華報與華校,在此極度惡劣的排華大環境下,華人的宗教信仰轉入地下與家庭,無論是孔教、大乘佛教、道教、傳統民間信仰或祖先崇拜等,就自然而然的成為維繫華人民族性與傳承文化的一種隱性形式,默默等待春天到來。經過40幾年的禁制,2011年2月19日,萬隆首度重啟十五暝遊行活動。

萬隆

(Photo by baka_neko_baka on flickr )

元宵節在印尼稱十五暝(Cap Go Meh),由印尼華人中的福建人首先傳入,十五暝也是華人節日中與印尼在地族人結合最深的一個節慶,不只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Singkawang)華人常與當地達雅克族(Dayak)原住民一起參與過節,西爪哇省的幾個主要市鎮,例如萬隆、茂物、展玉與蘇卡巫米(Sukabumi)也是如此,當地居民參與度均相當高。

以2013年在萬隆舉辦的十五暝遊行活動為例,遊行隊伍吸引了來自西爪哇省各地區近40座神轎、30幾個獅陣、10幾條舞龍,以及數以千計的跟隨者共同參與,在萬隆靈光寺(Vihara Dharma Ramsi Bandung)周遭地區集結後,展開為時4個多鐘頭、長5公里左右的十五暝大遊行。張燈結綵的街道上,敲鑼打鼓與龍騰獅舞此起彼落,道路兩旁擠滿了看熱鬧的民眾,萬隆鄉間流行的大型人偶Badawang,加上首度遠從台灣新營來的電音三太子等團體的熱情參與,頓成萬隆十五暝大遊行中的吸睛焦點,讓觀眾得以大飽眼福。

萬隆

(萬隆仙境/Photo by Dwinanda Nurhanif on Unsplash)

萬隆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宜人的天候環境,在印尼早已頗受矚目,再加上舉辦亞非會議而躍上世界舞台,2015年4月23日印尼政府為慶祝引以為傲的亞非會議60週年紀念,特別在亞非會議的誕生地萬隆舉辦一場,同時由2萬人一起演出的安格隆竹筒樂盛會,破了此前1萬人同時演出的世界紀錄。透過強調團結和諧與協調合作演出的安格隆精神,正好與60年前舉辦亞非會議時所形成的「萬隆精神」遙相呼應。

在萬隆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台灣少有參與機會,僅有的兩次也與亞非會議略有關連。第1次是1955年4月11日第1屆亞非會議開議前夕,台灣的國民政府被懷疑在中國代表團先遣人員從香港飛印尼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包機中,放置定時炸彈引爆成功,但並未能阻撓由中國周恩來總理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參與亞非會議盛事。

第2次是已成立20幾年的萬隆台灣工商聯誼會第2代台商柯百庠先生,在父輩於萬隆開創的傳統紡織事業基礎下,另闢金色百林莊園,充分利用大自然環境生產麝香貓咖啡,並在2015年舉辦的亞非會議60週年領袖會議中,被選定為亞非會議官方指定的咖啡,總算為台灣在萬隆打拚的台商子弟們爭得一份難得的榮耀。

★精選行程:萬隆

☛出國找旅遊咖:印尼便宜機票印尼優質住宿印尼超值行程

作者:李東明

萬隆

台東人,有四分之一台灣原住民血統。自幼喜與大自然為伍,青春期曾受到天主教瑞士白冷會傳教士們的照料,因感念而走上西班牙Camino de Santiago朝聖之路。派駐印尼是公職生涯中的最後一站,曾跟隨專家進入Baduy族人的祖居地,搭上印尼傳統風帆船Pinisi跳島巡遊印尼的海角與天涯,願與有緣人分享他所看見的印尼。

本文摘自《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一書,感謝玉山社出版社提供。

更多旅遊情報:
東南亞旅遊注意事項|不可不知道各國風俗民情、文化禁忌!
峇里島懶人包|峇里島交通、必去景點、必吃美食,行前必看旅遊指南!
【峇里島換錢換匯】台幣換 印尼盾 該怎麼換?海島旅遊行前準備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