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東京景點 ,大家主要都會想到東京鐵塔、淺草雷門、晴空塔,其實東京還有很多景點正等著你發現!今天要來分享三個特別的東京景點給大家,從歷史的角度來介紹,了解了歷史之後,去景點遊玩時會更好玩哦!那就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明治神宮、上野公園、日比谷公園吧!
明治神宮落成啟用
歷史事件
上冊末尾有提到,明治天皇駕崩之後,於現在的神宮外苑(當時的青山練兵場)舉行了葬禮,接著便以靈柩專車載往京都,葬於京都市南面的桃山御陵。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於東京待了40 多年,東京居民為緬懷這位帶領日本藉由明治維新走向現代化的君主,因此發起了設立紀念設施的請願。回應此訴求的結果,就是在代代木區域興建神宮,記念神格化的明治天皇,以及比天皇晚兩年崩御的昭憲皇太后。明治神宮於1920 年11 月落成,舉行鎮座祭。
連帶原本的練兵場,也劃為明治神宮的外苑,採取西方開放公園的模式整建,以對應保留神道教東方風格的內苑。神宮外苑於1926 年開放。
深遠影響
為設立紀念設施請願者,包括在明治維新期間發展出各種產業的澀澤榮一,當時預備作為明治神宮的候選地點,還包括富士山、陸軍戶山學校,或是東京的小石川植物園等地。最後由代代木雀屏中選。
內務省在1915 年5 月1 日公告創設明治神宮,社格為神道教中最高階的官幣大社,從此成為神道教的重要處所,也是人們祭祀與懷念明治天皇的主要地點。
明治神宮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也難逃遭受破壞。原先的本殿被燒毀,至1958 年才完成重建,至今正好一甲子。南參道西側的日本冷杉,據說可以代代繁衍不滅,是「代代木」的地名由來,不過遭高射砲擊中的B-29 轟炸機墜毀於附近,終結了這片冷杉樹群的生命。就連明治天皇生前曾行幸的隔雲亭茶屋,也毀於戰火中。
如今的明治神宮,周圍是一片蒼鬱茂林,許多人以為它原本就是江戶地區的保留森林,但事實並非如此。明治神宮的用地在江戶時代曾為藩主屋敷,明治初期成為皇室所有,稱為南豐島御料地,但未作積極開發之用,多為農地或草地,林木覆蓋面積則約五分之一。
在神宮興建的1915 年起,當局從全國各地募集樹苗,不分針葉或闊葉林想辦法移植到園區內栽種,進行培育人工林的百年大業。這些樹木的原棲息地南自台灣、北到樺太,總數約有10 萬棵。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已使此處發展為都內的茂密森林。
尋訪探路
明治神宮佔地達73 公頃,由於境內的多數樹木皆非原生、而是來自外地,因此在這裡可以見到應該生長於不同條件的樹種,竟然聚集在一塊兒了。就某方面來說,這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況,讓它成為一座匯集日本各地方代表樹種的大型植物園森林。
據說當時的內務大臣大隈重信主張應該廣泛種植杉木,以呼應伊勢神宮與日光東照宮的樣貌,但是經專家提醒杉木不適合東京,才改由橡木與栲樹取代。且由於各種樹木的生長速度和成熟階段各有差異,因此現在人們造訪明治神宮時見到的樹蔭林相,跟60 年前、30 年前,或30 年後的人們,可能也不盡相同喔!
從3 個主要出入口,經參道前往本殿的途中,可以看到各界奉獻的酒。其中除了傳統的日本清酒之外,還有以橡木桶獻上的洋酒,可視為明治天皇推行西化的一項肯定喔!
目前的明治神宮還有一項特別的殊榮,它是每年元旦時,日本最多民眾初詣參拜的場所。每逢新年期間會有超過三百萬人次前往明治神宮參拜。
為此,神宮旁的JR 原宿站,還設有一座緊靠神宮內苑綠地的臨時月台,會在初詣期間開放,一年僅營業5 天而已,其餘360 天都是封閉不使用的。元旦期間,JR 山手線也會通宵達旦不收班,除了搭載看完煙火或徹夜狂歡者返家,更重要的任務是搭載要去明治神宮參拜的民眾!
有趣的是,原宿站在山手線軌道的東側,還有另一座更神祕的臨時月台,它的身份非常特殊,是供皇室專用的月台。雖然名為原宿站的特別月台,但卻由宮內廳管理,JR 的職員也不能任意接近。相較於神宮側的臨時月台,每年都會固定登場,皇家月台的使用率則是極低呢。
旅人遨遊
除了明治神宮之外,札幌神社原本祭祀大國魂神與大國主命等開拓三神,至1964 年又加上明治天皇,並更名為北海道神宮。另外,戰前的朝鮮神宮(首爾)與關東神宮(旅順),均以天照大神與明治天皇為祭神。
★精選行程:明治神宮
上野公園開園式
歷史事件
先前提過,政府大力推動維新之後,也在城市當中廣泛設置公園,東京的上野公園也是首批公園之一,但比飛鳥山等3位學長姊稍晚啟用,在指定後經3 年整修於1876 年5 月9 日正式開放。明治天皇親自出席了揭幕儀式,迎接這座意義深遠的近代公園。
嚴格來講,「上野公園」只是通用的簡稱,其正式名稱為「上野恩賜公園」。公園在開放當時屬於皇室所有,直到大正天皇在位期間的1924 年才「下賜」給東京市,因此有著「恩賜」封號!
相似的案例,還包括橫跨東京都三鷹市與武藏野市的「井之頭恩賜公園」(井の頭恩賜公園),於1913 年賜給東京府。
由於出品宮崎駿系列動畫作品的吉卜力工作室在園中設置「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而讓公園聲名大噪。
深遠影響
上野公園的所在地,過去是寬永寺的用地。提起「寬永寺」3 個字,有看過上冊的讀者應該不會陌生。幕末時戊辰戰爭爆發,戰事從京都延燒到江戶城外,僅管藉由西鄉隆盛與勝海舟的和談,讓江戶無血開城免於陷入戰禍,但在德川家家廟的寬永寺一帶仍爆發了激烈衝突,新政府軍圍攻由舊幕府武士組成的義彰隊。
由於這場上野戰爭之災,寬永寺泰半遭到破壞,用地在戰後多數收歸明治政府與皇室管理。除了殘存的東照宮、五重塔,與清水堂等設施外,寬永寺在上野博物館背面、上野台地外圍進行重建,成為現今的寬永寺。
或許有玩家會感到納悶:像日本這樣的已開發國家,怎麼也會有寺院設在公有地內,像是「佔地為王」的情況呢?事實上,以此例而言應該反過來思考。上野公園有一部份,是將舊寬永寺的範圍予以公園化的成果。
類似情形也發生在首批公園的芝公園(增上寺)、深川公園(永代寺),與淺草公園(淺草寺)上。換句話說,日本第一批的5 座公園中,只有飛鳥山公園不具有寺院背景呢!
不過除了綠地的用途外,上野公園的廣泛空間在1877 年8月起也曾3 度作為內國勸業博覽的舉辦場地。
尋訪探路
上野公園佔地53 公頃,據說當年明治政府是請荷蘭學者在此處評估興建醫學校的可能,不過對方一看就覺得此處應該朝都市綠地的方向規劃,因此造就了如今的上野公園。
作為賞櫻勝地的上野公園,除了樹林、苗圃,與池塘外,由於面積廣,又是來自日本皇室的用地,意義非凡,因此公園內也有許多紀念設施。除了在前冊就提過的上野義彰隊的紀念碑,與1885 年元旦揭幕、曾為東京地標的西鄉隆盛銅像外,公園裡頭還藏有一座簡易型態的正岡子規紀念棒球場,懷念這位為野球運動進行翻譯的日本俳句名家。此外,明治維新初期擔任皇室的首席軍事指揮官,率兵參與戊辰戰爭、佐賀之亂,與西南戰爭的小松宮彰仁親王;在細菌學方面貢獻卓著的野口英世,也有紀念銅像設於園內。
在公園西側的不忍池畔則有「驛傳發祥之地」(駅伝発祥の地)的紀念碑,見證首場由京都到東京的接力路跑賽。
如今在整塊完整的綠地當中,還設有東京國立博物館、上野動物園、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都美術館、上野之森美術館,以及東京文化會館(音樂表演會場)等設施,是東京都內重要的社教設施聚落,猶如將美國華府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主導的博物館群,在上野複製了日本東京版。
事實上,在公園對外開放當年的1 月份,管理單位才從東京府移轉給內務省的博物局,5 月份由博物局進行開放。因此上野公園當初是附屬於博物館的設施呢!
旅人、遨遊
除了公園本身與眾多博物館之外,都營的上野動物園也設於上野公園內,是日本人氣最高的動物園設施。公園內的東京音樂學校奏樂堂建於1890 年(明治23 年),經由封館整修在2018 年重新開放使用。
★精選行程:上野公園
日比谷公園開放:首座西式公園
歷史事件
位於東京的市中心,與帝國飯店和鹿鳴館只有一街之隔的日比谷公園,於1903 年(明治36 年)6 月起對外開放。
日比谷公園鄰近江戶城,在江戶時代是好幾個藩的上屋敷所在地,明治維新初期的1871 年劃歸陸軍省,作為操練所的用地。當陸軍的練兵場於1888 年遷往青山(目前的明治神宮外苑)後,該場地準備轉供「官廳集中計畫」之用,興建政府機關的辦公廳。不過在勘查場地時認為早年鄰近日比谷入江處的該處,地質較為鬆軟,依當時的技術不宜興建樓房。
最後由東京市在1893 年出資向軍方買下空地,規劃為公眾綠地的用途。但是由此到正式開園,還是花了10 年的時間。其西洋花壇是由福雨逸人負責設計,他是明治時代著名的園藝家,可說是御用造園家,參與的作品除了日比谷公園外,還包括新宿御苑、武庫離宮,以及高松栗林公園的北園等。他更因此專長獲封爵位。
深遠影響
與其它從寺院變身的公園不同,日比谷公園的土地是拆除大名的屋敷而來,所以空地上沒有寺院或神社,使它成為東京首座全新打造的西式公園!
日比谷公園由於在首都圈當中鄰近政治中樞(與現今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的情況相似),在啟用後常在許多政治事件或歷史往事中登場!例如在日俄戰爭後,這裡一方面舉辦慶祝大會,另一方面又由於民眾認為戰後簽署的樸茨茅斯條約獲益非常有限,而在1905 年爆發了日比谷縱火事件。甚至迫使日本政府在9 月6 日至11 月底間祭出戒嚴措施,才讓暴動得以壓制。
另外,重要建國元勳的國葬大典,或是反對東京市電車資調漲的抗議行動,這些事件都以日比谷公園為舞台。不滿政府和美國的沖繩返還協定內容,1971 年也在此點燃了「日比谷暴動事件」。
尋訪探路
並非出身寺院背景的日比谷公園,範圍內自然沒有五重塔等設施,但是有一棟大名鼎鼎的建築物—松本樓。松本樓於日比谷公園開放的1903 年同步開張,設有一間法國餐廳。當時的松本樓外觀有著明顯的馬薩式屋頂,那也是法國建築物常用的設計手法。可惜第一代的松本樓於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中燒毀,只存在短短的20 年。
日比谷公園在地震後作為人們疏散的空地,曾搭建臨時住宅,據說也曾將受害者遺體埋葬在此。地震後重建的第二代松本樓建築物,曾於太平洋戰爭前後作為日本海軍將官與GHQ的宿舍,屹立至1971 年又因日比谷暴動事件損毀。
現役的第三代松本樓則在1973 年9 月26 日落成,為感念各界在重建過程的協助,松本樓在每年9 月25 日會推出10日元咖哩飯的特惠,多年來已成為東京的秋季盛事。2018 年的活動收入將作為該年度西部豪雨與北海道地震的捐款金。
此外,公園內有一棟三角形的大型建築,為落成於1957 年的日比谷圖書文化館。它的前身為1908 年(明治41 年)開放的東京市立日比谷圖書館,至今已有110 年的歷史。
作者:牛奶杰
七年級生,不敢自稱文青、對很多事也一竅不通,但有自己的小小堅持與偏好,是個不喜歡浪費、支持物盡其用的旅人。因為付了全額旅費,所以對旅行中會碰到的人、事、物,以及大眾交通工具都很感興趣!
小時候的考試只對地理和歷史比較靈光,大學唸的是思考人與環境脈絡的關係,殊不知有一天會運用這些小長才,發揮為寫作與出書的能力。2008年起,在網路上撰寫「杰宿 絮語」、「杰水 輕喃」兩個部落格,分享旅行觀察與趣味,且常愛嘮叨一些老故事。
至近陸續出版的作品有《鐵道趴趴走遍北海道》、《四國趴趴走》、《1張鐵路周遊卷玩遍四國》、《開始在日本自助旅行》、《跟著鐵道達人輕鬆玩日本》與《明治維新150年散策》等書。
本文摘自《明治維新150年散策II》一書,感謝出色文化出版社提供。
更多旅遊情報:
【東京美食】吃貨不能錯過的東京行程,來場難忘的日本美食饗宴吧!
【東京景點】明治維新景點吃喝玩樂:銀座蔦屋書店、上野博物館
你所不了解的日本東京:日本人心中最美好的昭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