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bound 行天下, 出差大小事, 後疫情時代, 疫情專題

旅遊泡泡是什麼?疫情下重啟旅遊邊境的新方式與風險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台灣會優先全力做好商業泡泡。全球首先展開的歐盟泡泡 ─ 波羅的海三小國,在試行後不久,因疫情的惡化而暫停。根據攜程旅行網數據顯示,亞洲的首例旅遊泡泡 ─ 新加坡和香港旅遊泡泡的資訊公佈後,香港飛往新加坡的網路搜尋飆升 300%,新加坡飯店的網路搜尋也飆高 200%;然而,近期卻因香港疫情開始加劇,讓原本在 11 月 22 日要上路的旅遊泡泡推遲了兩週。隨著全球各地疫情的復燃,泡泡一觸即破的脆弱性,更凸顯商業旅行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因為比起個人旅行,商業旅行背後還多了企業組織,其中人力、時間風險成本都需被更謹慎的配置。

旅遊泡泡是什麼意思?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許多人原先的計畫,至今疫情也尚未歇息,大多數的國家皆設立嚴格的邊境管制,有的甚至還直接封鎖邊境;造成各國觀光旅遊、航空產業大大受創,而為了在不影響防疫政策的情況下要讓旅遊業重啟,業者便想出各種新奇的旅遊方式,像是國內初期推出了「類出國」方案等,但國旅市場終究有飽和的一天,而且也無助於國際間的經濟發展與交流,因此近期便發展出「旅遊泡泡」一詞。

旅遊泡泡又稱為「安全旅行圈」,是指在疫情期間,疫情相對受控、檢疫措施互被信任、關係緊密的國與國之間,實行"縮短隔離時間"的旅行方法,爾後又衍伸出『 商業泡泡 』、『 外交泡泡 』等。在概念上來說,形成泡泡的國與國之間,相當於是在一個安全的泡泡內互動,人員的流動可在較寬鬆的狀態下進行,例如入境後不必進行 14 天或更長天數的檢疫、隔離,以達成互利互惠的效益;相反的,在泡泡之外的國家,則仍然相互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而在此前提之下,通常都會事先要求雙方旅客提供官方文件篩檢報告,以證明沒有感染病毒。

旅遊泡泡目的為縮短隔離時間、恢復經濟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泡泡建立的目的在維持疫情穩定的狀態下,跨國旅行可以重新啟動,縮短旅客入境必須隔離多日的限制,這對把日本當後花園的台灣人真是求之不得,但政府背後的算盤更是希望挽救蕭條了 2020 大半時間的經濟,增進觀光旅遊之收入,讓受創尤其嚴重的航空、餐飲、旅遊等能夠早日止血。

以希臘為例,大幅仰賴國際觀光客的希臘,觀光產值佔該國收入的五分之一,經濟學家指出,如果因為疫情讓國門遲遲無法打開,大量歐洲、美國、中國的國際旅客進不來將導致過去十年,經由國際紓困、撙節措施得來的經濟復甦果實將化為烏有。

憂淪旅遊泡沫?旅遊泡泡需多方條件促成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顯然,旅遊泡泡具有一戳即破的脆弱性,因此在泡泡內外的所有人皆必須保證遵守其遊戲規則,否則無論任何一方戳破泡泡,原本安全的泡泡都將淪為有毒的旅遊泡沫。而旅遊泡泡究竟能否成行,就觀察已經宣布的三個區域:波羅的海三小國、紐澳、新加坡、香港來看,在彼此文化、政經互信程度、地理位置、防疫有成的三個面向,需有著高度的相似。此外,還有著複雜的細節需協調,例如密切比對境內感染率、相互接受檢測的標準、指定實驗室開立健康證明等。最後,雙方國家的衛生主管單位對疫情的判斷,更是最關鍵的一環。在上述各方面的權衡後,當開放邊境後的利益將更勝於疫情再起的危害時,旅遊泡泡才有可能成形。只是由於各國衛生主管單位對全球疫情的的判定標準不一,很難進一步討論具體合作項目,因此協商緩慢且繁瑣不難理解。

旅遊泡泡的風險與應對措施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凸顯了旅遊泡泡其意涵所代表的易破滅性,隨著全球各地疫情的復燃,都可能促使原本談成的泡泡化為泡影。全球首先展開的歐盟泡泡-波羅的海三小國,就在試行後不久,因疫情的惡化而暫停。原本與台灣有望達成的帛琉,也因台灣近來陸續被鄰國檢出疑似陽性個案,故而暫停。亞洲第一個泡泡:新加坡和香港,近期也因香港疫情開始加劇,讓原本在 11 月 22 日要上路的旅遊泡泡推遲了兩週。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台灣會先全力做好商業泡泡。疫情下,商業泡泡所涉及到的風險管理對象,比起個人旅行,背後還多了公司組織。面對一戳即破的泡泡,在第一線的出差人員需要背後的公司提供更多靈活的協助和即時的風險通知,使公司在出差時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獲得更好的控制。

全球實行旅遊泡泡的現況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全球第一個展開旅遊泡泡在今年 5 月由歐洲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俗稱波羅的海三小國)之間率先達成,但隨後 9 月疫情在歐洲再度爆發,確診病例開始增加,這個旅遊泡泡因此也被戳破了。

而亞洲第一個宣布要實行旅遊泡泡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原先暫定於 11 月 22 日開始,但就在正式開啟的不到 24 小時,香港疫情再度大爆發,因此則將此計畫順延至 2021 年實施。

此外,目前澳洲與紐西蘭實行的是「單向的旅遊泡泡」,也就是只有澳洲單邊對紐西蘭遊客開放免隔離檢疫;近期兩國才剛協議同意將於明年第一季開啟「雙向的旅遊泡泡」,由於雙方目前仍有許多問題得處理,因此尚未確定具體日期。

旅遊泡泡目前在台灣的情形

旅遊泡泡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台灣原本將與友好邦交國帛琉開啟第一個「旅遊泡泡」,期望能成立「台灣 ─ 帛琉安全旅行圈」,以促成兩國互相開放邊境且入境免隔離的觀光旅行團,但經過三次會議討論後,10 月 24 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正式宣布,礙於帛琉政府為確保當地醫療和防疫量能,要求台灣旅客入境仍需居家檢疫 7 天,因此這計畫只好無限期延後。

新加坡近日則公布將於 12 月 18 日起解除台灣入境限制,台灣旅客僅需在出發前 7 至 30 天向新加坡民航局線上申請單次入境「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ATP)」,並在抵達新加坡後於機場的新冠病毒檢測,若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自由活動,無須居家檢疫隔離,但前提還有近 14 天內不能有前往過其他國家旅行的紀錄。對此我國外交部表示,此項開放措施有助雙方逐漸恢復交流互訪並累積互信,以促進後疫情時代兩國間的商貿往來,也利於往後研商實施旅遊泡泡的可能性。

而目前依據觀光局提供的資訊,台灣除了與新加坡觀光機關積極洽談中之外,雙方對促成泡泡態度積極越南、日本也都是未來旅遊泡泡洽談的名單,不過到底是否能成行,還是得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決議為主;同時,外交部於 12 月 17 日表示,台灣與關島已初步交換「旅遊泡泡」意見,未來將密切關注關島與台灣的疫情發展並持續協調,但仍以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為最優先考量。

雖然台灣目前尚未與其他國家達成旅遊泡泡協議,但已實行美國官員訪台的外交泡泡,下一步則朝向商業泡泡的協商進行,接下來才會是旅遊泡泡。


由上述可知,旅遊泡泡是各國希望透過選擇性開放邊界的旅遊新方式,以重新復甦國際間的經濟發展。如此不僅能讓經濟再度起飛,同時也不影響疫情的好辦法,雖說旅遊泡泡或許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但就目前情況來說,至少這是我們對未來還有探索世界的機會抱持期待,也為現在無進展的國際旅遊添增了新的可能性。但疫情瞬息萬變,尤其近日英國出現了變種病毒,再加上泡泡一觸即破的脆弱性,無論任何一方戳破了泡泡,原本安全的泡泡都將淪為有毒的旅遊泡沫,因此要成立旅遊泡泡仍需要各國的配合及努力。

文/WeiTing|Tripresso旅遊咖編輯群

☛玩咖推薦你:一站式服務滿足您的差旅需求更多出差旅行實用資訊在這

更多差旅資訊:
後疫情時代出差指南:未來商務差旅將會遇到什麼狀況?
回不去了?2020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新常態:重塑 3 大新交通禮儀
旅遊泡泡是什麼?疫情下重啟旅遊邊境的新方式與風險

一次搞懂!旅遊各警示分級、居家隔離及檢疫差別